• 索引号:2305220004087-00-2021-10-1203
  • 分类:友政发
  • 发布机构:政府办
  • 发文日期:2021-10-12 15:15
  • 名称:友谊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友谊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 文号:友政发〔2021〕3号
  • 关键字:
  • 时效:现行有效
友谊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友谊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日期:2021-10-12 15:15 来源:政府办

友政发〔2021〕3

 

 

友谊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友谊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和在县中、省直各单位:

《友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友谊县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友谊县人民政府       

                              2021年1012


友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一章 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 6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友谊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三节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二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三章 巩固农业示范窗口地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

第二节 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第三节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

第四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

第五节 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第六节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章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全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第三节 稳步发展商贸服务业

第四节 创新拓展金融服务产业

第五节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第六节 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

第七节 加强经济开发区建设

第八节 强化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建设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抢抓机遇融入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 打通融入国内大循环

第二节 积极拓展对外经贸合作

第三节 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第四节 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六章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二节 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第三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四节 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七章 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第二节 加快区域融合发展

第三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四节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八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节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第三节 保护地方特色文化

第四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五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勇于攻坚克难,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

第一节 全力打造农垦改革先行区

第二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三节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四节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十章 坚持共建共享,大力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

第一节 努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第二节 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推进教育体育事业发展

第五节 着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第六节 推动青年工作发展

第七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一章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新时代“平安友谊”

第一节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二节 践行保障国家安全使命

第三节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安全

第四节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五节 增强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能力

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节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三节 坚持以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节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五节 做好规划全方位衔接

六节 健全规划落实机制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交汇期。“十四五”规划,是友谊县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友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描绘好“十四五”发展蓝图,对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本《纲要》以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指导,结合友谊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继续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我县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大问题,科学谋划、制定“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重要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既是我县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职能的重要依据,也为全县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制定了远景目标。

第一章 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

“十三五”期间,友谊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友谊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整体上环境有利、机遇利好、目标可期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担当实干,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县经济平稳运行、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任务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复苏态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为友谊县“十四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逐年增强。全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六个高质量发展”总体部署,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巨大压力,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2.65亿元,同比增长4 %,较“十二五”期末增长4.55亿元,年均增长2.2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7.2%,较“十二五”期末增长1.68亿元,年均增长3.71%,其中,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4亿元,同比下降2.5%。税收总收入完成1.42亿元,同比下降13.5%,县本级税收收入完成6565元,同比下降25.4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十二五”期末增长1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8亿元,同比增长5.3%。实际利用内资完成5.1亿元,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7万元,同比增长110%。市场主体个数达到6313户,同比增长2.9%。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816 元、16591元,分别增长-1.3%7.4%,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5235元、4564元,年均分别增长4.85%6.65%。全口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分别完成183.39亿元、 71.54亿元,分别增长15.51%27.76%,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44.92亿元、12.9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78%4.08%

——农业发展质效齐升。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和现代化农业示范窗口,“十三五”期间,友谊的农业发展质效齐升,2019年被评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坚持“藏粮于地”战略。认真落实省、市黑土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工程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现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182.18万亩的目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粮食总产量达19.41亿斤,实现“十七连丰”“中国饭碗”装进更多的友谊优质粮。友谊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中国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基地(A)。坚持“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行科学轮作、深松(耕)整地、秸秆还田、扩大有机肥施用等举措,标准化植保机械作业实现全覆盖。建成科技示范带6条,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7%,科技入户率达100%。友谊农场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首批科技示范场、垦区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等荣誉。持续加大农机现代化建设,农业机械化率达99.8%;积极推行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地区测土配方施肥,农业“三减”面积达105万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按照“优质、特色、绿色”原则,动态调整种植结构,商品粮率达60%以上。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经济作物2.7万亩、鲜食玉米7万亩、黑木耳300万棒、中草药种植2266种植棚室蔬菜190亩,产值达到900万元,其中友谊镇寒地绿色果蔬种植基地产值达到500万元,创汇20万元。绿色、有机食品规范化认证主体达到12个,标志使用数量20个,国家认证地理标志产品4畜牧业平稳向好。2020年,全县生猪、肉牛、肉羊、大鹅出栏数分别达到7.77万头、0.14万头、0.71万头和38.3万羽。特别是生猪养殖走出亏损状态,实现了扭亏为盈。

——工业经济逆境攀升。积极落实“工业强县”战略,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和全省工业经济下滑大环境影响,认真落实各项服务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要素得到有效保障。工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2020年,工业企业发展到69家,其中规上企业17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1.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8亿元,同比“十二五”期末增长27%产业园区建设取得进展。农产品深加工园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2019年更名为黑龙江友谊经济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五通一平”。入驻园区企业已达29家,其中规上企业10家,2020工业总产值实现16亿元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十三五”期间,先后与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19个,组建产业创新联盟4个;培育科技型企业6户,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户、省级科企3户;企业自建研发机构3个,持有发明专利28项,指导10户企业开展科企入库工作,友谊县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正式运营。赛福瑞斯米业留胚精白米生产线核心生产设备研发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拥有4项专利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双边双减支撑橡胶半履带防陷装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雪白”系列南瓜种子成功搭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新一代载人飞船实验船,进入太空开展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空间诱变和航天育种研究与实验。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项目建设获得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农头食尾、粮头工尾”,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4个,累计到位资金66.95亿元。以“百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产业项目为重点,狠抓各领域项目建设。共实施市级“百大项目”6个、投资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64个,累计完成投资21.8亿元。政府投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4个,累计完成投资11.7亿元

——对外合作力度加大。充分依托“黑粤”“双深”“两山”合作平台和中俄贸易博览会、上海进博会等有利契机,积极同佛山市三水区对口部门沟通联系,开展学习对接活动15次,与各企业、商会(协会)之间对接洽谈40余次,邀请佛山市企业家来友实地考察20余次。成功招引深圳智英科技有限公司与北大荒龙麦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6亿元实施了龙粮粮食收储有限公司物流及玉米深加工项目。分别与华能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就总投资16.7亿元的200MW集中式风电和4MW分散式风电项目,与上海电气集团及东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总投资4.33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设计开发精品线路7条,将北大荒农业公园、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和挹娄文化风情园纳入佛山中旅“东极之旅”旅游线路。与佛山市三水区签订了对口合作框架协议,在8个领域广泛开展对口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活化合作形式,特别是鼓励和引导当地企业到友谊投资兴业达成高度共识。

——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餐饮娱乐、批发零售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以旅游、电商、文化、健康养老等为代表的新型服务业均实现稳步健康发展。2020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9.94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75%商贸流通平稳发展。全县市场主体达到6313户,同比增长2.9%“十二五”期末增长88.2%2020年,疫情严重影响下,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5.5%,较年初降幅收窄28.3个百分点。生态旅游提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持续提升。现有A级景区4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旅行社2家,设计开发精品线路7“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39.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38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增长88.11%。稻花香度假村、美兰庄生态园和金园开心农庄被评为“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稻花香度假村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示范企业。电子商务业发展壮大。加强了电商创业中心建设,已入驻优秀电商企业14家,2020电商创业中心实现销售额1300万元。带动快递上行量共计90万件,同比增长15%,快递下行量共计300万件,同比增长25%,快递费用总收入达1370余万元,同比增长20%。恒盛米业成为首家黑龙江众农联——鼠创客平台大米供应商。文化产业日渐繁荣。开办卡萨帝影院、柏林影城2数字电影院1家大型电玩城。成立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理事会,深入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作大批颇具时代特色的正能量文艺作品满足县域居民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健康养老开局良好完成了总投资2600万元的友谊县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楼、投资500万元的安逸养老中心建设,并建立多功能服务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2处,全县公办及社会养老机构发展到27家。借助天鹅颐养联盟平台接待旅游养老190余人次。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深化改革成效显著以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坚持统一领导、主动作为,推动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改革全面见效“十三五”期间,精准承接上级部署的改革任务427项,谋划自选改革任务53项。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县本级行政权力事项增加40%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积极“互联网+政务”系统建设,创新推行“综合窗”模式,梳理政务服务事项1310项;网上可办政务服务事项1112项,“一窗”受理政务服务事项857项,网上可办率、“一窗”受理率分别达到85%65.4%,群众满意率达100%“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免、缓征税费8000元,积极推进用电大户企业参与“直供电”交易,节约企业用电成本180元,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全县累计商品房消化存量20.42万平方米,政策性粮食去库存35万吨。

——农垦改革落到实处。在省、市两级党委的亲切关怀支持下,在县委的直接领导“县局场”共同努力下,友谊农垦改革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职能和机构承接任务基本完成。涉及友谊的1013行政职能和办社会职能(行政职能1005项,办社会职能8项)全部承接到位。明确了友谊农场党组织关系隶属友谊县委。乡(镇)政权建设得到全面理顺。为10个乡(镇)党政班子选拔配备34人,配齐配全了党委书记、乡(镇)长、副书记。村两委班子组建工作扎实推进。设立了46个村民委员会,正在有序筹备村委会选举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有力加强。以改革为契机,先后引进专业技术和高层次人才25人。2020年,为各乡(镇)招录配置公务员28名、选调生10名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20名,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特别是乡(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县7个贫困村、188户贫困户提前两年实现全部脱贫。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和原生态五大保卫战”,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十三五期间,累计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设施27个。全面实施秸秆禁烧政策。县域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认真落实“河长制”及湿地保护责任制,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严格落实土壤及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制度,全县河流、湿地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累计植树造林6878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持续开展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等各类金融风险排查清理行动;政府债务得到有效管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先后实施迎宾街、邮政街、西直路、康乐路、挹娄大街、石门街城市街道拓宽改造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垃圾处理中心扩容、莲花公园、友谊镇净水厂升级改造和第二水源供水项目,以及康乐家园棚改等13个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绿化和亮化升级改造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5个,累计完成投资8.42亿元。不断强化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和保洁、物业管理,以及城市综合治理工作,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位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教体事业健康发展。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和教育“三乱”治理,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发展成果,高考成绩连创历史新高先后实施新建第三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及第一幼儿园扩建等教育设施建设项目13个,总投资0.69亿元,办学环境大幅提升。完成了三大球和“冰雪运动”进中小学校园工作,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探索公共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利用率有效提高。卫健事业稳步推进。深化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实现了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二级公立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和收费政策,医疗救治能力及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患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强化妇幼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免费开展妇幼健康检查,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全县群众生命健康。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57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276人,超额完成了市定指标。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扎实推进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工作,全面落实相关待遇。严格落实劳动合同法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30万元,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到60%,门诊特殊疾病待遇支付限额提高到8万元。全面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救灾救济、残疾人补贴等各项救助资金9269.4万元。投入资金75万元对农村社区进行提档升级,改善了兴隆镇、建设乡、庆丰乡农村社区的办公环境。社区服务功能持续增强。投资新建了“千米示范社区”2个,全面推行“无假日社区”“错时工作法”,创办“友谊镇微平台”微信公众号,成立社区居民微信联络群,切实提高社区办事效率。社会福利养老护理中心、百兴社区顺利通过全国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省级验收。友谊镇荣获省级“文明乡镇”称号,百兴社区和康乐社区荣获省级“文明社区”称号。平安友谊建设深入开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四个责任”,扎实开展“四大行动”和各类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持续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了全国“平安县”成果

——区域合作持续深化。不断强化“县局场”合作共建,合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十三五”期间,协调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贷款147.87亿元,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69。县场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农村道路、住房及水、电、通信三网升级,村屯净化、绿化、亮化日新月异。同时,在精准脱贫、秸秆禁烧、“河长制”落实、非洲猪瘟防控、“绿卫2019”专项行动、“大棚房”及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和新冠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取得实效,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扎实有序推进,并夺取了2019年防汛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创新开展了“解放思想、务实担当,团结一致向前看”大讨论活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实现了县级部门巡察全覆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力推进反腐倡廉。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扎实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政府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形成了团结奋进、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友谊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主要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加速国际发展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将给外资、技术对外出口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使经济发达地区面临扩量、升级双重压力,人口外流和老龄化导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生产生活资料价格等生产要素成本生态环境质量边际成本逐年上升,对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效益提出新的挑战更高要求,我县实现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跨越,面临严峻考验。自身方面我县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矛盾依然突出,既有“四个短板”“三偏”等主要共性矛盾,也有历史和特殊体制下形成的经济总量小、增长速度慢、产业层次偏低、发展质量不高、内生动力不足、民生事业发展不快、(镇)政权不强系列问题,亟需通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资源优势转化,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科技和人才支撑,健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补齐民生短板弱项等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主要机遇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为未来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预期和良好环境。随着中俄合作进一步加深,友谊县作为中苏友谊的见证地”,将在开辟对俄经贸文化合作方面拥有更大空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六个强省”战略,实施农垦体制改革,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都为我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政治、政策、改革、开放机遇和动力。近年来,我县推动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各领域项目加快建设,争先创优、担当作为的氛围日趋浓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的有利条件和因素不断积累,都为友谊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第三节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未来的“三个五年”,全县上下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东北振兴的战略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力争到二〇三五年,我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合作持续深化,现代化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健全,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达到新高度,营商环境优、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好、发展活力足的“共建友谊人民命运共同体”格局更加巩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四五”期间,全县上下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县局场”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最终目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处理好继承和创新、政府和市场、开放和自主、发展和安全、战略和战术五方面关系,全力服务、支持友谊农场加快企业化进程,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改革开放和重塑环境之路。全力推进思想观念转变、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健全、各类人才集聚、民生福祉进一步提升、治理体系和能力持续加强、区域合作持续深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构建“友谊人民命运共同体”,推动友谊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友谊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激发全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力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理念,充分发挥县局场合作共建优势,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定位

“十四五”时期友谊县的发展定位是:“四区一城一中心”

四区——将友谊县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化大农业引领区。依托友谊特有的黑土地资源优势、友谊农场现代化大农业良好基础和示范带动作用,合力推进农业水利、农机、科技、产业现代化,引领全国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龙江绿色食品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区。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和“一县一业”要求,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有效供给,依托友谊县和红兴隆管理局两个经开区,持续完善经开区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加大产业项目谋划储备、招商引资和建设推进力度,大力发展面粉及高端面食类深加工、豆类产品精深加工、稻米精深加工、玉米精深加工、绿色蔬菜及果蔬饮品精深加工、大鹅养殖深加工等绿色食品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全力将县域内两个经开区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区。龙江特色文化旅游精品区。充分发掘友谊特有的“五地文化”资源优势,以开发“挹娄古王都、神奇北大荒”品牌为主攻方向,加快完善旅游设施、精心设计旅游线路,着力打造“挹娄文化”“北大荒文化”特色文化旅游精品景点景区,全力将友谊县建设成为集满源寻根文化游览、现代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精深加工观光长廊、北大荒文化展示为一体,一二三产相融合、文化与产业相交融,文化旅游与城乡发展多元结合的全省重要特色文化旅游区。龙江东部商贸物流配套区。充分发挥友谊地缘、区位、资源等优势,依托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曾在友谊工作过的广大知识青年、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在外人才等人脉资源,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快递、电子商务和商贸服务产业,将友谊打造成为双鸭山市乃至我省东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地。

一城——将友谊县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园林生态城。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要求,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将友谊县打造成实力雄厚、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的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魅力之城。

一中心——以金融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农业、建设、工商、农商、农发、邮储等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在友谊县域分支机构为基础,以“龙江农担”即将在友谊县设立分公司为契机,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方向,以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提升农村金融资源供给质效为主线,利用“农业大数据+金融”支农模式,汇聚并整合域内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健全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和提升对农户、农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金融产业链条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有机结合,加快推动红兴隆管理局和友谊农场企业化进程,助力友谊县及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力争将友谊县打造成龙江东部重要的农业金融服务创新中心

第四节 发展目标

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基本建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民生保障体系。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前提,推动县域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到2025年末突破6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分别年均增长3%,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60%以上。

——产业结构调整呈现新格局。绿色食品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主导地位持续增强,对全县产业发展的引导力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现代化大农业的引领地位更加巩固。现代服务业及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一二三产实现深度融合。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均衡,二、三产业占GDP比重逐年加大,其中工业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县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明显改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在全省县(市)处于领先地位。友谊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围绕“两新一重”,抢抓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机遇,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城乡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逐年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统筹城乡融合、区域融合发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落实,友谊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投资和项目的吸引力更强。农垦改革深入推进,区域共建、融合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新成效。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领域及规模逐年扩大,“两山合作”在友谊取得重大进展,形成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创新驱动焕发新活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激活,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科技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人才发现、引进、培养和储备机制更加健全,创新创业环境明显优化,创新型人才进一步集聚,科技创新和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大幅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加快塑造,人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全面加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新进展。

——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升,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全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愿望不断得到满足。

——区域合作共建再结新硕果。坚持共建友谊人民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县局场”合作共建领域和范围持续扩大,农垦改革任务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镇)政权建设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平安友谊”建设迈上新台阶,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专栏1  友谊县“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长(%)

经济发展

1

地方生产总值增长率(%)

预期性

4

6

6

2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预期性

-

完成市定指标

-

3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

预期性

7.6

31

-

4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预期性

64】

70】

-

5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预期性

57

70】

-

6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预期性

1.24

1.44

-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预期性

-15.5

6

-

民生福祉

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预期性

6

6

6

9

城镇调查失业率(%)

预期性

3.52

3

5.5

10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预期性

0.9

1.1

-

绿色转型

11

单位GDP建设用地降幅(%)

约束性

完成市定指标

完成市定指标

-

12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约束性

完成市定指标

完成市定指标

-

13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约束性

完成市定指标

完成市定指标

-

14

单位GDP用水降幅(%)

约束性

完成市定指标

完成市定指标

-

15

达到或好于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

约束性

完成市定指标

完成市定指标

-

16

森林覆盖率(%)

约束性

7.9】

8】

-

粮食安全

17

耕地保有量(万亩)

约束性

182.18

182.18

-

18

粮食总产量(万吨)

预期性

97

125

-

19

生态高产标准农田(万亩)

预期性

2】

10】

-

注:1.【】内为五年累计数。

    2.上述预期目标为我县拟定目标,最终以市定目标为准。

第三章 巩固农业示范窗口地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创建全国现代化大农业引领区”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企业为主体政府服务为保障”的原则,全力支持友谊农场稳定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我县全国农业示范窗口地位。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一节 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

全面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全力支持友谊农场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突出在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档次和水平。进一步加快种植结构向优质化、高效化转变,生产方式向生态化、节本化转变,种植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科技成果转化向集成化、全面化转变,服务理念向标准化、集约化转变,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力争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5亿斤。统筹推进农林牧渔产业发展,依托资源及市场禀赋,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现代智慧农业。加快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专栏2  农业生产发展工程

主要类别

重点任务及重点项目

高标准农田建设

友谊农场2021年中央预算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21年友谊农场中央财政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十管理区第一、四作业站);

2021年友谊农场中央财政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十管理区第六、七作业站);

2022年友谊农场中央预算内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22年友谊农场中央财政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23年友谊农场中央财政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友谊农场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友谊农场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24年友谊农场中央财政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友谊农场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25年友谊农场中央财政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科技兴农工程

友谊农场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友谊分公司2021年农机更新及农业基础设施维修工程;

友谊分公司2022年农机更新及农业基础设施维修工程;

友谊分公司2023年农机更新及农业基础设施维修工程;;

友谊分公司2024年农机更新及农业基础设施维修工程;

友谊分公司2025年农机更新及农业基础设施维修工程。

——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持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寒地果蔬、杂粮杂豆、鲜食玉米、非转基因大豆、西香瓜等特色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推动优质水稻、玉米等高效粮食作物种植。力争到2025年,县域水稻种植面积96.6万亩、大豆28.4万亩,玉米58.4万亩。创新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仓储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加强质量管控和品牌宣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质量效益水平。以友谊镇蔬菜大棚园区为示范,积极发展乡(镇)庭院经济项目。力争到2025年,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6.2万亩,其中,非转基因大豆、鲜食玉米、西香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8.470.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3万亩。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加快推进肉奶牛、生猪、大鹅、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县年肉奶牛存栏数达到0.4万头、生猪出栏数达到11万头、大鹅出栏数达到100万羽,蛋鸡饲养量达到35万只,创建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个。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提高养殖粪污处理能力,力争到2025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积极推进渔业发展。以渔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养殖为目标。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渔业养殖,力争到2025年,县域养殖面积达到1.6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0.05万吨,年均增长7.5%左右。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以保护生态资源为前提,大力发展“五型经济”产业,科学规划,合理部署,不断探索新型种养模式。重点发展食用菌种植、畜禽养殖和北药种植。力争到2025年,全县食用菌年产能达到8000万袋。

专栏3  高效经济作物发展方向及目标

分类

结构

发展方向及目标

农作物

玉米

以提高玉米的商品质量和专用性能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饲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增强主产区玉米加工转化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

大豆

以非转基因绿色(有机)高蛋白食用大豆为发展方向,实现全域绿色(有机)高蛋白食用大豆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协调发展目标。

蔬菜

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不断扩大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严格限制农药化肥使用量,保证蔬菜食品质量安全。培育并推广新品种,推广新的栽培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利用日光温室、冷棚,打造当地特色果蔬,争创知名品牌。

水稻

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发展优质水稻农业产业,推进水稻种植一体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稻收益。

林下经济

中草药

积极落实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发展中药材产业,努力争创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菌类

坚持保护优先、持续发展原则,把林下经济作为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对林下资源实施保护经营,实现林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林下产业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区域潜力,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专栏4  生态健康养殖项目

领域

项目

畜牧养殖

新镇乡肉牛养殖项目;

兴盛乡肉牛养殖项目;

各乡(镇)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项目;

大鹅养殖建设项目;

友谊农场白鹅繁育基地鹅舍建设项目。

畜禽粪污利用

各乡(镇)畜禽粪污资源利用项目。

防疫体系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

畜产品

畜禽屠宰深加工项目

——实施黑土耕地保护工程。以黑土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为重点,统筹土、肥、水、种及栽培等生产要素,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确保黑土耕地保护取得实效。强化气象管理理念,健全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符合我县灾害防御需求的精准、直达和广覆盖的预警信息传播网络。力争到2025年,全县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82.12万亩,深松整地面积不低于30万亩,有机肥施用量达到5000吨,黑土耕地保护示范区建设面积达到2万亩。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开展水土保持专项行动,推进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黑土区侵蚀沟治理。

——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大耕地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按照上级政府批准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全力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加大补充耕地工作力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规定,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对占用耕地的非农建设项目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并落实到具体的地块,确保“占一补一、占旱补旱、占水补水”。项目补充耕地数量、质量达到被占耕地等级标准。

专栏5  黑土地保护工程

主要任务

建设内容

建设保护示范区

黑土耕地保护示范区建设面积2万亩。

提升黑土地信息化监测能力

建设土壤标本库、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站点,建立全县黑土耕地保护监测大数据。

实施水土流失治理

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力争到202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平方公里。

开展耕层建设

全县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82.12万亩,深松整地面积不少于30万亩,有机肥施用量达到5000吨。

实施“三减”提高土壤质量

化肥、农药和除草剂亩均用量分别减少4%、5%和1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5%以上。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坚持用现代技术提升农业、武装农业,力争到2025年,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1个,建设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1个。农技推广示范面积年均增长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85%。加大种植业、养殖业优良新品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核心作用。改进农业用水方式,按照省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规范,大力推广水田控灌技术。加快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坚持用数字化手段改造农业装备,武装农业。围绕主要作物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重要环节,适时实施生产全程智能化行动。推广秸秆还田离田机械、免耕播种机、水稻侧深施肥、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机装备。力争到2025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建设“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2个。

第二节 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推进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以水稻、非转基因大豆等优势品种,鲜食玉米、蔬菜、杂粮杂豆、西香瓜等特色作物为重点,推进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到2025年,县域绿色、有机食品标志认证数量达到20个,认证面积11.8万亩以上。鼓励和扶持综合实力强、自然资源条件好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已进行有机产品认证的市场主体发展有机农庄。积极组织开展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专项培训,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强化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管理。对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的环境进行监测和风险评估,重点监测土壤、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扩大有机农产品的种植,增加有机农产品供给量。

——持续推进“三减”行动。持续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量。力争到2025年,化肥亩均用量年均减少4%;农药亩均用量年均减少5%;除草剂亩均用量年均减少10%。建设农业“三减”示范基地1个,总面积125万亩。

——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玉米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碎混还田等技术,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力争到2025年,实现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78.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98%,提高肥料利用率5%左右。

——改进病虫害防治方式。加快推广更换喷头及喷头体,创新施药方式,淘汰农民自制非标药械。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快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

第三节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

以融合发展为原则,以“农业+”为抓手,推进农业新业态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方式,延伸种养殖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实现农业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发展订单农业,稳步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民风险。

——推进农业与康养旅游的融合。引导和鼓励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形成“生态+文化”“景区+乡村”“游购+养生”等旅游全域化、融合化发展模式。重点以观光农业示范带建设为承载,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差异化组装有机鸭稻种植、花卉观赏、特色北药、果蔬采摘、食用菌栽培、杂粮杂豆生产等生态农业项目,打造集科技示范、试验展示、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带。推动绿色生态观光农业发展上有新突破。依托友谊镇寒地绿色果蔬基地打造绿色生态观光示范园,带动辐射周边乡(镇)发展家庭农场、绿色菜园、生态采摘,推动规模化种植,形成“农业+康养”产业集群。

——加强冷链设施建设。支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提升鲜活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能力,使产后损失率显著下降,商品化处理能力普遍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幅增长,产销对接更加顺畅,“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能力大幅提升。

——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及实施分工方案》,整合资源,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建设,打造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开展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互联网+”基地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普及,宣传销售友谊绿色有机农副产品,提升友谊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建设,力争“十四五”时期,建设村级服务站网点10个。

专栏6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工程

主要任务

建设内容

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休闲农业,推进集农业、休闲、旅游及康养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黑龙江省友谊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第四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

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及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发展。

第五节 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坚持农村优先原则,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巩固提升三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基础上,加快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等治理长效体系和村容村貌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农村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各乡(镇)公厕、行政村污水治理、县级农业面源污染回收中心及各乡(镇)垃圾回收站点、农村垃圾治理和行政村风貌整治等建设项目,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建设一批具有东北特色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片区、特色村镇,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全面改变落后的传统观念、生活习惯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意识。力争到2025年,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体系全面建成,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制定符合新时代要求村规民约的行政村达100%,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域推进。

专栏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类别

重点项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各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各乡(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开展厕所粪污治理

各乡(镇)公共厕所建设项目。

提升村容村貌

各乡(镇)乡村风貌整治项目。

第六节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扶贫责任和扶贫政策的连续性。全面加强帮扶资金使用监管,完善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突出产业支撑、强化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后续支持,县场联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脱贫群众迈向富裕。认真落实《友谊县乡村振兴规划》,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组织人才建设。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力量帮扶等途径,统筹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四章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创建“龙江绿色食品及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区龙江特色文化旅游精品”“龙江东部商贸物流配套区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落实“工业强县”“项目兴县”战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统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商贸物流、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符合友谊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友谊经济开发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第一节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发挥友谊资源禀赋优势,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引导“原字号”产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着力发展粮油、畜禽精深加工产业,力争全县工业企业达到10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

——巩固提升农产品初加工业。继续支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经营模式,促进农产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同时支持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初级加工产品项目。

——做大做强绿色食品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发挥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优势,以粮食和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以友谊县和红兴隆管理局两个经开区为依托,单独规划功能分区,有针对性的招引更多知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友谊,努力延伸粮食和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增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比重,重点发展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粮油产业和畜禽产业精深加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档升级。深化水稻深加工创新技术,充分利用水稻的有效价值,向米糠油、白炭黑、饲料、药用等副产品发展。优化大豆深加工企业产能布局,在豆油、豆粕的基础上向蛋白粉、腐竹、油皮等食品开发,提高粮食产品经济附加值,促进加工业、种植业、服务业的全面发展。稳固提升并延伸玉米、水稻、大豆等深加工产业链条,把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打造成优势产业。用高端农畜产品增加企业利润,激发经开区活力。力争2025年,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地域特色品牌510个,拳头产品30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县域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5%。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力争2025年,主营收入过亿企业发展到15家,全县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重点推进合兴粮油、东北大自然、祥源油脂、豆之源企业向食品、保健品、药品等产业方向延展。引导恒盛、金农人等大米加工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推动金睿来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东晟食品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循环项目提档升级,形成种植、加工、养殖、秸秆综合利用一体化产业链,打造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

专栏8  绿色食品产业延链工程

类别

重点项目

粮食仓储及深加工

金农人粮食有限公司大米深加工生产车间项目;

友谊县宝盟集团30万吨稻谷加工项目;

金启60万吨粮食仓储30万吨粮食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项目;

红兴隆杂粮交易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友谊分公司粮食管护建设项目;

中粮天兴农产品产业园项目。

第二节 全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以打造龙江特色文化旅游精品区”为目标,加大对友谊特有的“五地文化”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对接《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0-2030)》,加快编制《友谊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依托我县自驾游宿营地和特色旅游资源,采取互通互联、合作开发旅游的方式,加强与周边市县沟通协作,将我县旅游融入到“醉美龙江331边防路”旅游线路中,将自驾游打造成我县旅游发展新亮点。借助县域民间艺人和各类文化组织,开发特色民俗风情的文化曲目和剧目,打造具有友谊特色、友谊风格、友谊印记的文化产品和品牌。依托垦荒文化和兵团文化,打造军民融合特色小镇,利用烈士陵园、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友谊博物馆、国防教育红色基地等打造红色文化特色旅游专线,组织开展文艺文化进军营、国防教育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让拥军优属融入群众生活。深入挖掘现代农业文化、垦荒文化及满源文化内涵,发展地方特色文旅产业,研发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旅创意产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艺术精品,文化时尚产品、文化旅游商品系列化开发。积极招引推进友谊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一心七区”(即:旅游集散中心、城镇观光区、现代农业展示区、民俗风情体验区、红色旅游教育区、满源文化寻根区、生态农业游憩区、山水风光游览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大力开发冰雪观光体验、冰雪游乐、冰雪赛事、冰雪民俗等旅游产品,提升冰雪主题旅游营运质量,加快冰雪旅游发展。培育发展大众艺术欣赏、体验体育、健身休闲等消费新业态。发展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引导扶持社会资本投入我县产业规模较大、市场前景良好的优秀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健全现代文旅市场体系,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使文旅产业真正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挹娄文化风情园、满族风情园、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和友谊博物馆等景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及设施建设。规划开发“友谊第一”现代农业体验度假区,打造中国最多元的农业文化主题公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农业体验度假旅游和研学旅游打卡地。适时启动中国知青第一村续建项目,加快推进挹娄文化风情园维修改造项目,谋划开发中苏友谊特色风情街、满族特色小吃街等项目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牌及旅游导览图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社会资本参与的乡村民宿经营建设,努力打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乡村民宿旅游发展格局。按照行业标准,做好自驾游宿营地的有序运营。完成挹娄文化风情园AAA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及评定工作。

专栏9  全域旅游工程

类别

重点项目

红色旅游

中国知青第一村续建项目。

特色小镇游

中苏友谊特色风情街;

满族特色小吃街。

“旅游+”

体育

文体中心广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康养

民宿项目。

旅游基础设施

景区景点

挹娄文化风情园维修改造项目;

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

自驾游宿营地项目。

第三节 稳步发展商贸服务业

以打造龙江东部商贸物流配套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友谊地缘、区位、资源优势,依托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曾在友谊工作过的广大知识青年、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在外人才等人脉资源,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快递、电子商务和商贸服务产业,推进商品流通,促进国内贸易,“十四五”期间,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

——优化商贸产业布局。以构建“核心突出、功能集聚、联动联片、规模适宜”的发展格局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培育文化休闲旅游、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等核心区域发展,注重中心的功能集聚和辐射,促进商贸服务业联片发展。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坚持突出特色,注意效益,做到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相结合,推动现有商业街、商业网点的改造升级,避免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在友谊集贤交界处,建设一个友谊西瓜、香瓜等果蔬批发交易大市场,在友谊镇建成一个10000平方米以上的农贸批发市场。依据现有市场建设实际,协调发展各类专业市场,支持初具规模的优质、绿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做大做强,重点支持友谊县兴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以农副产品大市场建设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县原有对俄农产品出口优势,加大对俄农产品出口企业扶持力度,推进发展内外互动、渠道畅通、网络健全的对俄农产品出口市场销售网络。

——加强追溯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标准化;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实现追溯信息互通共享;肉菜、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危险品等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意识显著增强,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大幅提高;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追溯体系建设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第四节 创新拓展金融服务产业

“龙江东部重要的农业金融服务创新中心”建设为目标,以政策扶持为引导、市场化运作为导向、金融服务创新为动力、防控风险为底线,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方向,大力发展县域金融服务业。力争到2025年,友谊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185亿元,贷款余额达到80亿元。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达到12家以上;保险业金融机构年保费收入达到1.5亿元,初步形成险种结构合理、商业与政策性保险相结合、覆盖城乡的保险保障体系。

——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金融、保险企业的招引力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扶持农业、建设、工商、农商、农发、邮储、邮政、担保等银行的发展,着力提升县域金融业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快推动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友谊设立分公司,为友谊乃至我省东部地区周边市县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优质金融信贷服务

——创新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围绕“龙头企业+农户+基地”“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批发市场+市场商户+农户”等经营模式,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物流服务等领域开展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支持龙头企业与担保、保险机构合作,帮助农户获得融资和保险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创新“订单+保单+信贷”“订单+期货+信贷”等有效管理风险的金融业务模式。鼓励开展抵押贷款业务。围绕农产品存货开展仓储抵质押业务。支持金融仓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互动建设,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积极推动厂房抵押、生产订单及农业保单质押等业务。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企业、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存贷款业务。积极发展信托、融资租赁、典当、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非银行业金融服务业。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巩固发展主要种植业保险,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落实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政策,将符合条件的高效设施农业保险纳入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农畜产品及森林保险覆盖面,不断优化农业保险条款费率,着力提升农业保险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切实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日益增长的农业保险需求。完善银担合作机制,鼓励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或担保基金,对涉农融资担保贷款损失进行适当补偿。

——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服务业发展环境,创立较为规范的民间借贷登记管理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客户信用档案、客户信用评级全覆盖。强化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切实加强农村金融监管,着力做好风险识别、监测、评估、预警和控制工作,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妥善处置涉农涉企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促进金融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鼓励电商企业探索建立新型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支持鼓励有实力的县域企业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搭建官方旗舰店,从单一传统营销渠道,不断向新型网络渠道拓展,营销手段由原始的店铺经营向平台直播、集团营销、私人订制延伸。完善电商创业中心的创业创新载体孵化平台建设。加大双创引领、企业孵化两大功能建设力度,推动资源、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积极举办各类创业创新大赛、成果展示、交流研讨、资源对接等活动,努力把创业园打造成创业孵化、培训实战、理论研讨、经验分享、共同提高的交流平台和聚集地。深入开展电商应用推广。加快实施“互联网+农村”“互联网+科技”“互联网+便民”,扩大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整合邮政、电商企业、第三方物流和快递企业等仓储物流资源,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快递驿站和小区快递柜,鼓励开展市场化合作,突破农村“最后一公里”。

第六节 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

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有效供给,着力构建以卫生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和信息服务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大力支持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居家和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发展,加快建立多元、融合、协调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新体系。

第七节 加强经济开发区建设

“十四五”期间,以我县农产品园区晋升为“黑龙江友谊经济开发区”为契机,加快推进经开区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提高经开区承载能力和产出效率。促进经开区在引导产业集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力争到2025年,经开区实现生产总值25亿元,税收0.5亿元。吸纳投资达到45亿元,解决就业岗位2500个左右。经开区内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修编友谊经济开发区整体规划。坚持“一区多园”发展理念,按照“区分功能、优化布局、延伸链条、集群发展”的原则,依托县域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完善经开区发展规划,优化经开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清理整顿经开区闲置、低效土地和停产企业,明确友谊县和红兴隆管理局两个经开区的定位和产业布局,整体提高经开区承载能力,实现协同发展。

——强化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强经开区内道路、给排水管网、自备电厂、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主干道路交汇点建设LED灯广告牌、工业热源和水源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向“七通一平”标准迈进。重点加快推进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道路和给排水管线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工业热源、水源等基础建设项目,整体提高经开区的承载能力。

——增强经开区吸纳孵化能力。把经开区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承载区、先行区和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的集聚区。依托资源优势,规划建设玉米、水稻、大豆加工等三个小型园区,积极引进饼干、速食食品等高端面食类精深加工、鲜食玉米加工、稻米深加工和豆皮、优质大豆油、大豆卵磷脂和异黄酮等豆类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升经开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提高投入产出比为目标,强化经开区运营管理,转变管理职能,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全力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经开区信息化建设向智能化、高效化、智慧化升级,为经开区管理、企业运营以及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有效的管理工具。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基础优势和发展方向,优化经开区产业布局,进一步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促进错位发展,防止同质化竞争,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方向,提高产业关联度。

——高效利用土地。按照“保开工、保落地、保当期”的原则全力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确保各类基础设施、民生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用地审批环节不误事、不拖工期。严格执行招拍挂制度,做到程序规范,切实落实建设用地审批后监管制度。通过提高供地率,加大盘活批而未供及低效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逐步盘活存量用地。对经开区内停产多年的企业实施“腾笼出清”,充分利用清退、租赁、重组、技改、引进等方法盘活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专栏10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类别

重点项目

园区基础设施

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

经济开发区工业热源项目;

经济开发区水源项目;

农产品深加工园区污水处理项目;

红兴隆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第八节 强化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建设

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外资、民资、国资“三资”并举,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围绕发展潜力报告和重点产业定向招商图谱,落实招商优惠政策,组建招商工作专班,开展委托式、“小分队”“敲门式”招商,实行招商引资“红绿灯”管理办法,完善“专班+园区”“目标+考核”和“双指标考核”机制,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加大建设推进力度,增强产业和项目的投资拉动效应,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的增长点。

——主攻产业链招商。以绿色食品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为主,特色文旅、健康养老、电子商务和新能源产业为辅,统筹发展与其配套接续产业链条,有针对性的确定招商路线、拟拜访企业集团、重点对接项目。以各产业链中的国内龙头企业为主要招商对象,实现精准招商,提高招商效能。

——主攻重点区域招商。充分发挥珠三角、长三角招商机构、外埠双鸭山企业商会及友谊县知青的“触角”和“桥头堡”作用,积极组织产业对接活动,确保与发达地区招商常态化、重点区域招商不断线。牢牢把握“双深”“双佛”合作有利契机,广泛与深圳、佛山企业界进行深度对接,寻找新的更大的合作机会,力争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科技创新型项目,推动“双深”“双佛”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

——强化重点产业项目策划。把项目策划生成储备作为产业项目建设的基础,围绕县情实际和产业发展定位,创新项目策划思路,压实项目策划主体责任,加大项目策划储备工作力度,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县滚动策划生成储备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以上。

——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以“百大项目”建设为牵动,紧盯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按期竣工率,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50个以上。妥善处理“半截子”项目,对“半截子”项目改造升级或腾笼出清,积极盘活处置停建、停产项目闲置资产,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半截子”工程项目实现改造升级和动态腾笼出清。推进建成项目投产。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已建成具备投产条件的重大项目尽早投产,力争“十四五”期间推动建成投产10个以上重点产业项目

第五章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抢抓机遇融入新发展格局

把满足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消费空间,扩大有效投资,提升供给质量。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提升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节 打通融入国内大循环

——挖掘提升社会消费能力。推进吃、穿、用、住、行、信息、绿色等实物消费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实体零售业创新转型,推动传统商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24小时便利店,优化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打造便民商圈。发展汽车销售专营店、汽车保养维护等,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鼓励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促进消费升级扩容。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门槛。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文化消费提速,挖掘体育消费潜力,提升健康消费水平,创新养老消费模式,规范发展家政消费,健康发展教育培训托幼消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与加工制造业跨界融合。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促进健康、养老、育幼、培训、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产业提质扩容,推动服务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

——提高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确保生活必需品满足群众消费需求。落实政府储备制度,保证必要的储备投放能力。引导各类零售批发市场和超市增加商业储备。推进追溯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水平,更好的满足全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合作,推动深圳市、佛山市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带土移植”,发展“飞地经济”,深入落实《友谊县与佛山市三水区对口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吸引项目、投资落地。加强与省七大投资集团合作,力争在重大项目、工程上取得新突破。

第二节 积极拓展对外经贸合作

——积极培育外贸主体,努力稳定外贸增长。积极引进外贸大户,培育新的指标增长点。提升对外经贸企业整体质量,重点支持粮食回运、能源资源进口、优势产品出口,依托产业优势,对骨干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十四五”期间,努力引进有外贸进出口业绩的企业2户以上,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壮大我县外贸企业主体,进一步增强我县对外贸易企业的整体实力、使对外经贸企业真正做大做强。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国际销售渠道。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机遇,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展会,重点组织企业参加中俄博览会、哈洽会、绿博会、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国际展会。对外宣传我县的区域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贸易份额,加强对外合作,促进我县外贸产业快速发展,将我县更多名优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更多合作机遇。

第三节 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强链、提链、补链”为重点,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作用,保持产业项目投资规模合理增长。引导和支持县域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紧抓国家政策机遇,结合友谊实际,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杠杆作用,破除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多领域准入障碍,降低门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适当放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准入规则,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滚动实施“百大项目”,加强项目建设所需的土地、环保、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建设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深化“放管服”改革,项目建设实行承诺制。深入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争“十四五”时期,工程建设项目最长审批时限压缩至65个工作日以内,延长项目建设有效期。推进多元化投资,加大金融服务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第四节 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各类批发市场和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降低企业流通成本,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

——推动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内商贸业聚集地、大型批发市场周边,统筹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现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加强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完善产地保鲜运输、保鲜加工等设施。建设、改造一批仓储、分拣、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齐备的商贸物流园区,促进商贸物流产业适度集聚。

——积极发展仓储物流产业推进县经济开发区仓储物流园区建设,着力营造物流业良好发展环境,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为经开区企业提供高效物流配套服务。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建立物流运输智能化体系。推进农村物流产业发展,依托现有乡村班车,加强与各物流企业的协调联动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仓贮、冷链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农业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物流企业发展,全面建成城乡配送网络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县仓储物流业增加值2020增长33.7%,年均增长率达到6%,使物流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吸纳就业的新增长点。

专栏11  仓储物流建设重点项目

类别

重点项目

仓储物流

中粮天兴农产品产业园项目;

金启粮油仓储有限公司粮食仓储及加工项目;

红兴隆杂粮交易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现代物流(冷链物流、仓储物流、综合物流)

友谊镇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

红兴隆杂粮交易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现代商贸

友谊县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围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农村综合服务需求,整合邮政、电商企业、第三方物流和快递企业等仓储配送资源,合理规划和布局区域站点和仓储设施建设,形成县、乡(镇)、村屯三级农村电子商务配送机制,鼓励开展市场化合作,统筹和优化农村快递的路线、时间、站点等,突破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

第六章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围绕建设“园林生态城”,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强化污染防控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着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气象监测信息共享机制。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中、离任审计。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布局产业单元、城市功能和交通网络,确保全县建设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大对群众的宣教引导力度,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好友谊的蓝天、碧水、黑土和清新空气。

第二节 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强化节能节排。以持续降低万元GDP能耗和控制能源消费增量为目标,针对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农村、城乡民居和公共机构等不同领域分类施策,推进各领域的节能减排。全面推行绿色生产,建设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建筑体系和流通体系,支持企业研发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为建设生态文明友谊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建筑节能。“十四五”期末,力争全县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率达到72%,新建公共建筑节能率达到70%,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达到50%,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提高城区内节能建筑比例。

——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广使用优质煤、洁净型煤,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替代燃煤使用。因地制宜协调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多元化利用,增加清洁低碳电力供应。在居民住宅等民用设施和工业生产设施等领域推进天然气、电能替代,减少散烧煤和燃油消费。力争到2025年,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30%左右。

——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侧重空间保护、生态修复和资源节约利用方面的指标体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通过“三江连通”工程和“引松入双”取水工程等方式,遏制水资源开采增量。大力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形成节约集约的良好氛围。推广垃圾分类管理,减少污染、促进循环利用,为友谊县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专栏12  能源产业建设重点项目

类别

重点项目

风能

华能友谊西山风电项目。

生物质能

生物质发电项目。

光伏发电

申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MW渔光互补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

专栏13  绿色生活行动

项目类别

转换路径

绿色建筑行动

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的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垃圾分类行动

建设改造收集间20个,新建中转站2-3个,到2025年,城市中心城区基本建成垃圾分类系统,各乡(镇)全面启动垃圾分类。

第三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五个一”工作机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环境保护。“十四五”期间,确保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保持在340天以上。做好对污染源的管控治理工作,进一步消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广清洁能源,改善燃料结构,全面提高工业、交通以及民用清洁能源使用率。持续有效的开展扬尘源的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探索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和模式。全面推进非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取缔和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加大老旧车辆、高污染排放车辆治理力度。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期间,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强化污水管网建设,增加污水收集模式,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各乡(镇)生活污水按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工程内容进行收集处理。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污水管网铺设及维护工程,引导支持农场各管理区推进乡(镇)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与治理力度。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加强乡(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林长制”。强化森林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和森林保护经营。强化土壤环境保护。2025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加强工业污染的源头防控。从污染减排、生态恢复、环境风险防控等多方面入手做好项目规划,确保落地项目技术路线科学,核心工艺成熟,项目建成后能够可持续运营维护。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应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以生态环境、发改、经促、交通、农业、自然资源多部门的联动机制,改变过去以环境保护部门单一的管理模式,形成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环境管理的局面。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问题、成因、目标、任务、责任等清单的落实。加大对重点水污染企业监管力度,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快推进红兴隆经开区和县经开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加强对涉及环境污染的重点行业企业日常监管,严厉查处各类污染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各环节环境安全可控。

——开展重点企业周边土壤污染监测监管。探索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试点建设,全面整治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周边土壤,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环境风险评估,完善污染治理设施。支持友谊农场推进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措施,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探索推进乡镇(农场管理区)垃圾处理场建设,减少农村土壤污染。以符合环境保护规范为前提,合理选择规模化畜禽养殖建设地点。

第四节 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严格落实我县主体功能区定位,严守生态红线。持续加大过熟防护林更新及造林绿化力度,确保农场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断为友谊县、友谊农场增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和谐家园建设。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落实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规划,稳步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十四五”时期,计划完成县域防护林更新面积15000亩,更新采伐蓄积量7.5万立方米,森林抚育采伐蓄积量5000立方米;新增造林面积1000亩,完成13000亩退耕还林的补植补造工作,对保存率不足80%的地块全面进行补植补造。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结合市政绿化及道路建设项目,提高城区内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和谐家园建设。继续抓好“以道路绿化为突破口,以乡(镇)、农场管理区为重点”的绿化建设。做好湿地草原保护工作,落实禁牧政策,保护湿地不受破坏。

专栏14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

类别

主要任务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持续开展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

水污染防治工程

友谊镇污水处理中心提标改造工程。

垃圾及“三废”治理

“十四五”期间拟计划建设3座垃圾填埋场解决(友谊农场十一个管理区、林场、煤矿)的垃圾填埋需求。

污水处理

乡(镇)污水处理项目。

第七章 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统筹规划产业空间、城镇空间、生态空间、农业农村空间布局,有效利用国土资源,统筹协调推进“县局场”融合发展。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以编制友谊县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落实国家和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强化空间管制红线,合理划分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严格把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形成相互衔接的“三条红线”管制机制,推动国土空间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相结合。

——空间布局确定友谊县域两轴一心”的空间结构框架。即以友谊镇镇区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以福前铁路、国道同哈公路为主要发展轴和以依饶公路和铁路组成次要发展轴的辐射型发展架构。两轴”为县域内主次发展轴。主要发展轴:福前铁路、国道同哈公路为主要发展轴,是友谊县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骨架”。次要发展轴:由依饶公路和铁路组成次要发展轴,由北向南依次经过友谊镇、庆丰乡、成富乡。通过“两轴”主要促进配套设施基本成型的兴隆镇经济文化发展,带动辐射范围广阔的东建乡、友邻乡、成富乡经济发展。“一心”为友谊镇镇区,是友谊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友谊县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促进全县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

——“三区三线”。优化统筹确定生态红线、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规模和布局分布。生态保护红线确定为友谊湿地保护区(七星河西岸),并将“三线”和“三区”划定的空间格局、空间重大管控措施、重大生产力要素布局纳入到“十四五”规划。

——区域城镇体系和乡村发展重点。友谊镇作为友谊县的城关镇,重点发展友谊镇特色经济、商贸产业和文化产业;兴隆镇作为县域内交通枢纽地,重点发展特色物流仓储经济产业;东建乡、友邻乡、成富乡作为辐射面积广阔的乡(镇),重点发展特色种养殖经济。以友谊镇、兴隆镇建设为重点,逐步推行农村地区乡(镇)、村的多元化发展,控制村庄建设规模,让农民逐步向城镇或乡(镇)中心集中,促进城镇发展与乡村振兴。

第二节 加快区域融合发展

坚持友谊人民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区域经济发展一盘棋思想,举全县之力,助力红兴隆管理局和友谊农场加快推进企业化发展进程,实现“县局场”互助互补互利、协同发展。

——深化农垦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垦改革相关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同红兴隆管理局和友谊农场的沟通协作,顺畅、有序、高效的行使好已经承接的各项行政职能,全力推动友谊区域农垦改革步伐再加快。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充分利用农垦系统组织化程度高、农业基础好的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区域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协同发展。发挥农垦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示范作用,以农垦系统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健全的服务体系,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现代农业,打造农业现代化标杆典范。

——加快发展区域经济。按照“不求所属,但求所在,责任共担,发展共促”的原则,进一步制定出台最优政策,鼓励和扶持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农场加快招引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税型企业和项目,在政策资金、对上争取、惠企政策落实、项目审批备案、前期手续办理、金融信贷等方面,全力支持到位、服务到位。同时,充分依托农垦系统现代大农业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鲜食玉米、中药材、棚式蔬菜等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业和“两牛一猪”、大鹅等畜禽种养殖业,做大做强农业农村经济,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专栏15  区域合作共建项目

类别

主要项目

城镇基础设施

“引松入双”工程红兴隆段项目;

友谊农场晒场维修项目。

产业发展

中粮天兴农产品产业园项目;

金启粮油仓储有限公司粮食仓储及加工项目;

红兴隆杂粮交易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交通基础设施

友谊县(农场)通用机场建设项目。

园区基础设施

红兴隆管理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第三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开发城乡发展空间,构建城乡协调联动的融合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县城的城市功能,强化城镇道路、管网等设施维修建设,提升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公益服务的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县城对各项发展要素的聚集能力,增强友谊县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强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深化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不断提升新市民融入城市能力。力争到2025年,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

第四节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镇生活空间,提高工业用地效率,优化县域内交通网体系。增加居住区内绿地与开敞空间,突出解决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增强区域功能性用地和民生、基础设施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用地功能布局,从根本上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推进“新基建”建设。推动5G通信网络建设,大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实现5G网络规划布局和商用进程。加快构建城乡和旅游景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力提升高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5G基站150个,实现5G网络的深度覆盖。以智慧友谊项目为载体,统筹实施友谊县城智慧化改造项目、友谊县乡(镇)综治中心建设及农村技防智慧化改造项目。积极推广农产品大数据应用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农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农副产品快速智能封装技术等研发应用。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建设,不断提高交通、媒体、教育、公共安全、城乡治理等多领域的智慧化水平。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有序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相兼容,构建“有序慢充为主、公共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力争到2025年,全县建设充电桩200个,基本满足全县居民、企事业单位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需求。

专栏16  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内容

类别

重点内容

5G

2020年为我县5G建设的初始年,截止到目前已完成县内建设30个基站,现已全部开通使用。下一步将按照国家及省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总体规划刚需完成相应工程量建设工作。力争到2025年,完成县城主城区的5G深度覆盖。

充电桩

建设充电桩200个

智慧化

友谊县县城智慧化改造项目;

智慧友谊项目;

乡(镇)综治中心建设及农村技防智慧化改造项目。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铁路、公路等城乡基础设施国省重点投资领域,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实现对区域内主要物流、客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旅游景区的全面覆盖。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桥梁建设及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实现基本通畅向提质升级、设施完善方向转变,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连接城市间主要干架及乡(镇)道路、城市道路改造,基本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网络化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力争到2025年,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30%以上;农村公路力争突破500公里,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县道三级及以上占比达60%;乡道三级及以上占比达70%;村道四级及以上占比达80%。全县农村公路高等级路面占比达90%以上。在公路沿线农田增设专用排水设施,对公路沿线田间道路进行改造,满足农业机械车辆生产作业需求。

全面改善城乡公路网整体功能和服务水平,加快普通国省道改造升级,提升区域高等级公路通达率和衔接性。“十四五”时期,重点实施国道同江至哈尔滨公路友谊过境段改造项目、国道同江至哈尔滨公路友谊至富锦界段改造项目、省道友谊至宝清公路友谊至宝清界段改造项目等改扩建项目9个,规划建设总里程171.76公里,其中国道40.43公里、省道56.23公里、农村公路75.10公里,规划总投资17.73亿元,其中国道改扩建投资9.51亿元、省道6.42亿元、农村公路1.80亿元。实施公路安防工程、灾害防治工程和桥梁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友谊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客运枢纽场站建设。

专栏17  综合交通体系

类别

主要项目

公路

国道同江至哈尔滨公路友谊过境段改扩建工程项目;

省道友谊至宝清公路友谊至宝清界段改扩建工程项目;

红兴隆管理局局直城区至哈同公路道路连通工程;

省道名山至兴凯湖公路红兴隆至电厂段改扩建工程项目;

国道同江至哈尔滨公路友谊至富锦界段改扩建工程项目;

省道名山至兴凯湖公路红兴隆至集贤界段改扩建工程项目;

县道X201富锦至友谊公路提质改造项目;

县道X202友谊至友谊县/宝山区界公路提质改造项目;

县道X203红兴隆至龙山公路提质改造项目;

县道X301兴盛至建设公路提质改造项目;

国省道安防工程项目;

灾害防治工程项目;

国省道及农场公路桥梁改造工程项目;

各乡(镇)通村公路建设项目。

航运

友谊县(农场)通用机场建设项目。

客运

县公路客运站改扩建项目;

县公交货运停车场站建设项目。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园林生态城”为载体,推动城市高质量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打造城建精品,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内涵,满足民生需求,助力经济发展。加快城区内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水源地迁址,二次供水改造、建立智慧水务系统。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完成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结合海绵城市、城市双修、雨污分流等工作要求,加快完善城区内排水管网建设,全面消除城镇内涝。加快城区内天然气管网布局及燃气推广使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有效提高城区内天然气供气管网覆盖率,增加汽车加气站等设施。燃气普及率达到80%,供气能力1m³/日。完成友谊县供热专项规划,加快城区内供热老旧管网改造、东城区热源及供热管网建设,建立智慧供热系统,结合棚户区改造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效提高老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城区供热普及率提升至90%以上。完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中水管网建设,加快完善城区内中水管网布局,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0%。加快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增加垃圾分类实施,推进垃圾分类,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治理垃圾围村的现象,助力乡村振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回收率达到100%。完成友谊县时代路、知青路、石门街、创业街、利民路、振兴街、建设街、东直路等道路改造。增加公共停车场,配备充电桩等设施。主次干道硬化率达到100%,全面完善城区内道路网格布局。消化存量住房和完善物业管理为重点,小区配套设施建设达到100%,实现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全面落实城市老旧小区改造5年计划,完成康乐家园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将“互联网+”和智慧城市概念逐步引入我县城市管理工作中,做到供排水、供热、供气等具体工作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专栏18  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类别

主要项目

棚户区及老

旧小区改造

友谊县2021-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友谊县康乐家园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友谊县康乐家园棚户区改造项目;

友谊县百兴及造纸厂棚户区改造异地安置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市政公用设施

友谊县友谊镇东部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及热源项目;

友谊县康乐家园健身绿地项目;

友谊县时代路、知青路、石门街延伸项目;

友谊县东直路拓宽改造项目;

友谊县友谊镇建设街(西直路至东直路)道路硬化工程项目;

友谊县友谊镇城区中水管网建设项目;

友谊县城区供水系统工程项目;

友谊县友谊镇东部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及热源项目;

友谊县消防综合训练馆项目;

友谊县购置8吨消防水罐车项目;

友谊县购置18米高喷消防车项目;

友谊县新增城市消防上水鹤10处建设项目;

友谊县供电线路改造项目;

友谊分公司粮食管护建设项目。

公共服务设施

友谊县退役军人活动中心新建用房项目;

友谊农场晒场维修项目;

友谊县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友谊县烈士陵园维修改造建设项目;

友谊县依托烈士陵园新建烈士墓地项目;

友谊县交警大队营房建设项目;

友谊县殡仪馆2021年新增高化炉项目;

各乡(镇)派出所建设项目。

环境卫生设施

友谊县友谊镇生活转运站及垃圾分拣项目;

友谊农场垃圾整治项目;

友谊农场污水排水设施项目;

友谊农场公厕项目;

各乡(镇)公共厕所建设项目。

专栏19  “三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类别

主要项目

供水

友谊县城区供水系统工程项目;

友谊农场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

供气(油)

友谊县鑫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加油站建设项目。

供热

友谊县友谊镇东部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及热源项目;

友谊农场各管理区锅炉改造工程项目;

友谊农场供热设施改造项目;

各乡(镇)供暖管道维修项目。

——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抵御灾害能力短板,构建城市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大力度推进地表水置换地下水,保障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七星河两侧堤防扩建工程、小黄河右侧堤防扩建工程、黑鱼泡滞洪区右侧堤防扩建工程和扁石河堤防扩建等防洪工程建设;青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七星河涝区小型泵站改造工程、兴隆山涝区排干清淤扩建工程、扁石河涝区排干清淤扩建工程、友谊农场四、五、七、八管理区排干清淤扩建工程、友谊农场东部涝区排干清淤扩建工程、西部涝区排干清淤扩建工程、友谊农场水土流失治理等水利工程项目。

专栏20  水利基础项目

类别

主要项目

农田水利

 “引松入双”工程红兴隆段项目;

“三江连通”工程。

防洪工程

友谊农场江河治理工程项目内七星河左侧堤防扩建工程;

友谊农场江河治理工程项目内七星河右侧堤防扩建工程;

友谊农场江河治理工程项目小黄河右侧堤防扩建工程;

友谊农场江河治理工程项目黑鱼泡滞洪区右侧堤防扩建工程;

友谊农场扁石河堤防扩建工程;

友谊农场堤防整治项目。

其他

各乡(镇)水库闸门项目;

友谊农场排水骨干治理建设项目;

友谊农场青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七星河涝区小型泵站改造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青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友谊农场兴隆山涝区排干清淤扩建工程;

友谊农场扁石河涝区排干清淤扩建工程;

友谊农场四、五、七、八管理区排干清淤扩建工程;

友谊农场东部涝区排干清淤扩建工程;

友谊农场西部涝区排干清淤扩建工程;

友谊农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

友谊农场力华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项目。

第八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第一节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快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友谊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四个自信”,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第二节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将演艺、互动、体验项目和多媒体投影技术植入到挹娄文化风情园景区,提高景区参与性、观赏性及文化内涵。继续推动“文艺+旅游”“公共文化服务+旅游”“文物+旅游”等文旅深度融合,把群众大舞台、民俗展馆、版画院和凤林古城遗址等纳入旅游线路当中,赋予旅游产业以更多实物载体,使之成为游客喜爱的文化体验目的地。以“五地文化”特色和友谊发展脉络为创作素材,从游客需求出发,深度开发文创产品和手工制品,力求把艺术作品变成友谊特色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充分发掘友谊特色文化资源,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打造文化品牌,形成“一队一精品”“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局面。积极创作挹娄文化、红色文化、垦荒文化等精品力作,深度挖掘我县文化和旅游的契合点,利用影视作品,小视频等宣传手段,讲好友谊故事,促进文旅融合。积极培育发展新媒体,尝试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型媒体互动平台、短视频、旅游产品促销活动等高流量直播形式,拓宽文旅宣传和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区域文旅业发展。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艺术精品、文化时尚产品、文化旅游商品系列化开发和品牌化营销。发展演艺娱乐产业,培育大众艺术欣赏、体验体育、健身休闲等消费新业态。发展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扶持产业规模较大、市场前景良好的优秀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创建友谊版画院及友谊民俗展厅,鼓励创作友谊版画、焦墨山水画等富有北大荒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

第三节 保护地方特色文化

多领域、多角度、多方面发掘发扬友谊地域特色文化,积极宣传推介“挹娄文化发祥地、中苏友谊见证地、北大荒精神发源地、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地、民族风情展示地”这一独具特色的“五地文化”。引导鼓励民间文化团体、民间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积极创作独具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的音乐舞蹈、服装制作、油画、版画、书法、素描等文艺作品,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发挥博物馆、书画院、艺术工作室等载体作用,搭建文化展示交流平台,完善文化公共服务,让更多人了解、热爱、走近文化艺术,夯实文化繁荣发展的群众基础

第四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文体中心广场配套设施、图书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社区和乡村延伸;实施文化惠民、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三项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农村延伸。编制和落实兴隆山遗址群和长胜遗址群保护规划,不断强化文物保护工作。继续开展文艺小分队下基层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抓好《友谊文学》出版发行工作,提升友谊文化影响力。加快建设友谊版画院,充实友谊民俗展厅展示内容,发扬和传承友谊独特的民俗文化。积极推进友谊县图书馆建设项目,完善博物馆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友谊博物馆提档升级。有序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力争2025年建成5个分馆。完善乡(镇)文化站建设,增加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在文体中心广场建设907平方米永久露天舞台,提升文体中心广场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满足群众开展户外演艺活动的需求。做强新兴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融媒体中心,发挥媒体主阵地作用。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文化人才综合素质能力。

专栏21  文化传承与保护重点工程

类别

主要项目

文物保护

实施凤林城址保护区规划。按照规划设计逐步落实各项保护工程,并实现对文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

长胜遗址群国家级文物遗址的保护规划。

第五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地位,加快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友谊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精神文明支撑。围绕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园林生态城”目标,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监管力度、补齐短板、完善功能、美化环境、提升品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精神气质和文明素养。加快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发掘特色文化资源,策划创建文化活动品牌、旅游文化品牌、演艺文化品牌。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宣传阵地作用,鼓励全民参与文化创新活动。

专栏22  文体惠民工程

类别

主要项目

培养基层

文艺骨干

继续深入基层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培养壮大乡(镇)文艺队伍;适时集中举办声乐、舞蹈、乐器等各类专业培训班,全面提升群众文艺水平。

文体设施提升

标准田径跑道建设项目;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

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体育馆维修项目;

县七人制足球场项目;

友谊县图书馆建设项目;

文体中心广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第九章 勇于攻坚克难,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和重要抓手,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一节 全力打造农垦改革先行区

以深化农垦改革、推进“县局场”融合发展和支持农垦企业化运营为切入点,将申报和打造深化农垦改革先行区作为“十四五”开局的重要任务,为友谊发展增加新动能。加强垦地联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认真总结友谊在推进农垦改革、落实农垦行政职能移交、推动县场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农垦改革示范标杆,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各方面征得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倾斜和支持,为友谊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第二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以提升企业活跃度和获得感为核心目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要抓手,努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度简政放权,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最大限度为市场提供空间。加快清除市场负面清单之外依然存在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让企业真正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改善。

——优化政务服务。以优化对红兴隆管理局和农场的服务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农垦企业化进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优化营商环境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相结合,为企业、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树立依法行政、重商践诺的良好形象。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为市场主体营造出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优化市场环境。赋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地位,享受平等服务,实行平等保护。依法保护外来投资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全面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并在准入后全面落实国民待遇。完善负面清单制度和产业指导目录,强化有效监管,通过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建立规制影响分析评价制度,构建基于信用的监管机制,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优化法治环境。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法律法规定期清理及评估制度、行政立法的市场主体参与制度,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环境。强化市场主体权益受损的法律救济,多元化纠纷解决制度和公共法律服务制度,从法律机制的末端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切实缓解企业成本压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降低税负标准和企业税费压力。结合企业经营情况,推行相对灵活的社保缴费标准,降低社保费用。从各环节提高电力能源保障效率,降低收费水平,多方合力解决原料收购、物流运输等生产要素成本过高问题,帮助企业降低劳动力、能源和物流等成本。

——实施智慧政务改造项目。依托“智慧友谊”项目平台,建设覆盖友谊县全域的政务外网网络扩容、业务应用与支撑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协同办公系统、政务大厅智慧化改造、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等营商环境智慧化平台项目,为全县提供政务服务平台基础设施服务、数据资源服务、应用支撑服务。

专栏23  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行动

类别

主要项目

简化办事流程

完善政务服务标准化制度、集中办理制度、网上办理制度、告知承诺制度、容缺受理制度等,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效能。

推进数字

政府建设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

营造

诚信友谊

建成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系统,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

优化政企服务

严格落实好《企业首席服务员实施细则》,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第三节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继续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

——进一步巩固去产能成果。推进优化存量,加快僵尸企业出清,统筹推进职工安置、资产债务处置、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工作,坚决防止已退出产能死灰复燃,增强去产能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持续提升。

——加快培育新动能。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并推动传统产业在优化升级中形成新动能。进一步加大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打通“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高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引导鼓励县域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投入,提升科技创新力和产品科技含量,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着力构建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加大企业降税减负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通过进一步清理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一般工商业电价等措施,切实使降费红利及时传导到终端用户。

——积极防范金融风险。持续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政府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项目管理,加大金融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排查、处置力度,确保安全可控。

第四节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认真落实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制定符合友谊实际的创新驱动政策,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力争到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

——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到解放思想的战略高度上,切实提高全民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和关注度。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省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服务团队,不断积聚创新资源。

——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主体进一步壮大。紧紧围绕我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引导和鼓励县域企业进一步加强同各大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投入,拓展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拓展创新平台载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力争到2025年,谋划培育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家以上,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项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省级标准。全县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1.5%。科技型企业达到20家以上,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实现较大突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件。

——完善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机制。坚持“人才兴县”战略,实施“鸿雁行动”计划,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深入推进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放宽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兼职或离岗到我县创办科技创新型企业条件。启动“高端智库”建设,围绕转型发展,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对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的给予适当报酬和奖励。

第十章 坚持共建共享,大力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

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以共建为根本动力,以共治为重要方式,以共享为最终目的,强化民生保障,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全县人民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

第一节 努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拓宽居民增收渠道,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十四五”时期,城镇和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6.4%6.2%以上,力争到2025年分别达到3.5万元和2.2万元。

第二节 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创业贷款资金支持力度。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大力培育创业创新人才。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挖掘新的就业岗位。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服务力度,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难题。加大创业扶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增加居民创业就业出路和收入来源。“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县开展创业培训500人以上,实现成功创业1000人。城镇新增就业5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失业率控制在3.51%以内。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机制,做好工伤保险统筹升级工作。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军人军属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力争到2025年,全县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员达到2000人,完成“十四五”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目标。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调整完善符合县情的救助范围、认定标准、救助方式、救助内容,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主,专项救助和急难救助为辅、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动态调整机制和监测预警机制。探索改革实施社会救助审核权限下放到乡(镇),完善县级各部门数据信息平台,形成无缝对接、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认定机制。坚持儿童优先和最大利益原则,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为广大儿童健康安全成长提供全程关怀和全面保障。

第四节 推进教育体育事业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原则,积极推进各类教育发展。加强各类教育基础设施与教育队伍建设,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发展平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力争到2025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左右,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2%1%以内,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三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

——积极发展各类教育。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继续推进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优先发展范畴。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确保公建配套与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交付使用,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积极扶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5年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设国家检查验收。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在全县中小学校全面完善“四零承诺”,实现“上学不求人”。严格实施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规定课程。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把握教学方式、教学及课程管理等教学关键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落实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建筑标准和装备标准,持续改善高中阶段办学条件。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依据学校实际,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建立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提升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监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创新师德教育,开展优秀师德宣讲、巡回演讲报告、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领路人”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行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狠刹教育“三乱”。强化师德师风考评。推进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落实中小学教师“十百千”工程、名优校长“双百工程”。落实“国培”计划,开展教师培训。加强对外合作,选派部分骨干校长和优秀教师到佛山市等省外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建立科学的校长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提升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素质能力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筹建师范类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实习任教。

——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新建幼儿园生活、活动用房、软化操场建设,以及义务教育学校运动场、功能室、校舍维修改造和高级中学实验室、文体活动室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力争实现教育应用管理和教育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保障校园安全。加大对学校安防建设的投入,强化“校警联动”,切实提升学校安全防护能力。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全县中小学校安全达到“三个百分之百”工作目标。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坚决贯彻执行“健康龙江行”活动,建立健全体育协会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力争到2025年,全县各单项体育协会达到20个。建设、培养多方面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强、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大力推进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构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15分钟健身圈,创建体育生活化街道(乡镇)和体育生活化社区(村)。重点推进友谊县标准田径跑道建设项目、体育公园项目和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

专栏24  教育发展目标及重点项目

类别

目标及主要项目

学前教育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左右,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重点推进友谊县幼儿园和友谊县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

义务教育

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2%和1%以内,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三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重点推进友谊县第二中学、友谊县第三小学、友谊县第四小学和友谊县第三中学建设项目。

高中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实施友谊高级中学建设项目。

特殊教育

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女童身心健康,同等接受良好教育。

教师培养

高层次教师培养,落实中小学教师“十百千”工程和省“国培”计划。

新平台新

模式示范

建成“互联网+教育”平台。力争实现教育应用管理和教育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

第五节 着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大幅降低药品价格。逐步优化分级诊疗模式,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签约服务队伍。以县人民医院为重点,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价格加成,通过省级平台采购,大幅降低药价,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公开基本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医疗保险支付项目和标准,保障各类患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城乡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县人民医院救治能力建设项目,改扩建传染科发热门诊微生物实验室垃圾暂存间住院处综合楼外网排水系统,完善远程医疗设施,建设预检分诊及阳光大厅。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卫生院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点疫情防控体系项目建设,配置疫苗冷链储存设备设施,更新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硬件设施

——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加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村疾控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深化专业技术服务龙头作用,强化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功能。按照不同疾病防治要求,在重点人群积极开展疾病防治工作,降低我县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实施新建疾控中心业务用房改扩建项目,提升疾控中心的各项检测能力。

——打赢新冠疫情防控战。抓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积极构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度体系。抓紧排查和补上新冠疫情暴露出的我县疫情防控制度体系的短板弱项,以补短板强弱项入手,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系统、工作专班、信息报送和应急值守等各项工作制度,将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完善预防控制体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和预警系统建设,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快整改短板弱项,加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防控技术指导,科学规范公众防控行为,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理顺医药卫生体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落实中央《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专栏25  医疗健康重点工程

类别

主要项目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医用物资储备库项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治能力提升项目。

重点医疗设施建设

中医妇幼综合医院建设项目;

人民医院设备更新及改造项目。

疾病预防

疾控中心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及设备购置项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设备采购项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改扩建项目。

第六节 推动青年工作发展

落实党管青年的重要原则,使青年更好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完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优化青年成长环境,引导更多青年在友谊创业置业就业,促进青年发展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2025年,广大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和全面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友谊篇章的历史重任的能力普遍增强

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坚持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把服务与成才紧密结合,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全局视野,从战略高度看待青年发展事业,党委加强领导,政府、群团组织、社会等各方面协同施策,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年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青年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专栏26  青年工作重点工程

类别

主要任务

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

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实施青年网络文明发展工程,推动“龙江青年好网民”活动。

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

深化青年就业创业服务

实施青年电商培育工程。

切实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实施青少年权益保护工程。

第七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认真落实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和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完善居家社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作用,对困难家庭优先保障,对特殊贡献、空巢独居老人优先入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向居家社区养老延伸服务,为老人提供基本的日间照料服务。完善养老机构监管机制,提升养老机构应对公共事件能力。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鼓励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发展。

专栏27  养老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

类别

主要项目

养老服务业

特困供养服务中心;

社区居家养老活动中心;

友谊县养老护理中心新建附属用房项目;

友谊县流浪乞讨救助站改扩建项目。

第十一章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新时代“平安友谊”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增强安全发展能力,提升安全发展水平,推进现代化“平安友谊”建设再上新台阶。

第一节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逐步完善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开创“平安友谊”建设新局面。力争2025年,在县域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信用完善、科技支撑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县域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治理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社会风险有效化解,社会生态得到优化。

——强化社区治理。按照“一区一品”原则,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加强社区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工专业化水平,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提高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坚持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提升社区服务精准精细化水平,建立系统完善、层次分明、衔接配套、科学实用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社区基层减负增效,清理社区各类无谓证明。加强社区与县域各单位的融合互动,打造联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接岗吹哨、部门报到”“五方共议”联动机制,组织基层群众自己建设美好生活。

——强化乡村治理。以深化农垦改革,推动乡村振兴为契机,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县场联动,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乡(镇)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强化乡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级换届选举工作。

——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县、乡(镇)综治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全县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县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智慧内保、智慧安防小区、智慧社区、智慧街面巡防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智慧友谊”项目建设,构建覆盖全域、统筹利用、资源共享的社会治理信息化体系。

第二节 践行保障国家安全使命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职责使命,切实增强安全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全力保障国防安全;将农业现代化建设和高标准农业生产作为粮食稳产保供的重要举措,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全面贯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强化生态安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着力发展立县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全力保障产业安全。

第三节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安全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执行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落实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非诉解纷方式司法效力保障机制。推进县、乡(镇)、社区(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与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全面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网格员队伍的管理、培训、保障、激励机制,提升网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县级“心理人才库”,推进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加快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县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造防管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坚决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毒品犯罪、新兴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紧密结合“智慧友谊”项目建设,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构建覆盖全域、统筹利用、数据资源的共享体系,实现社会治理有关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等行政建设,建设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十四五”期间,新建县级综治中心和11个乡(镇)综治中心。

第四节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本着“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防汛救灾的预警预防、物资储备、应急演练和责任落实,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消防工作,加大火灾隐患整治,打击消防违法行为,严查火灾事故。

——加强应急管理。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和防救相承、有效衔接、全程贯通、顺畅快捷的应急管理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完善风险防控、监测预警、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公开、分级响应、指挥联动、善后救治、调查评估和恢复重建等机制。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突出抓好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的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持依法治安、科技强安、基础保安同推进;坚持源头管控、过程严控、事故防控相统筹;坚持企业主体、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着力推进企业安全法治建设,提升守法意识,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改善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建立消防救援队伍经费及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编制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高社会抵御各类灾害事故整体水平。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全民消防素质。加强规划建设,改善防灭火环境。切实加强消防车通道管理和高层住宅火灾防范扑救工作,结合房改、水改、电改、灶改、路改等工作,有计划地改造防火不达标问题,有效降低火灾风险。解决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中快速供水问题,在各乡(镇)建立一处消防上水鹤或地上式消火栓。在各小区内增设电瓶车、电动车充电桩,有效解决百姓电瓶车违规充电易发生火灾的问题。全面提高消防装备配备和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第五节 增强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能力

聚焦非法集资、P2P网贷、重点企业债务等风险,逐一检视排查,加强监测预警,落实“一案一策”“一企一策”风险处置化解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健全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实现对所有债务全覆盖,完善制度建设,堵塞监管漏洞,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强化监督问责,坚决制止违法举债,从严整治举债乱象,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全面落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形成上下左右协调联动工作格局,以高水平金融工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

本规划是全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未来5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各项部署,凝聚各方力量,带领全县人民积极投身到“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中来。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切实加强县委对规划实施的集中统一领导,将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贯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振兴高质量发展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第二节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贯彻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落实民主集中制,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高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持续深化作风整顿,防止和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和落实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风。

第三节 坚持以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友谊新征程的“金钥匙”。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推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形成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动员全县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提振“晋位争先、思变图强”精气神,争做解放思想的带头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第四节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凝聚起来,形成建设现代化友谊的强大力量。落实少数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参与经济社会治理。

第五节 做好规划全方位衔接

首先做好我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与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等上位规划的衔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省、市“十四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盘子”。其次做好我县各专项规划与《纲要》的衔接,将《纲要》确定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体现在专项规划之中,落到实处。更要做好红兴隆管理局、农场发展规划与《纲要》的对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共建“友谊人民命运共同体”提供规划保障。

第六节 健全规划落实机制

充分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按照县委建议部署,制定好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把规划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全县相关部门,建立工作台账,形成任务清单,明确措施时限,组建工作专班,加强上下联动,确保我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把实施成效纳入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年度考评计划,确保把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县政府主导,发改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及时将考评情况和重大事项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开展对规划指标、具体措施和重大项目实施情况的实时跟踪监测分析,强化动态管理,提高规划实施的效果。完善《纲要》调整制度,根据形势变化,结合友谊实际,按规定程序依法对《纲要》进行调整或修订。

 


 

  抄送:县委办,县纪委办,县人武部

  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法院,县检察院。

  友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012日印发

原文下载:http://www.hljyy.gov.cn/c/2021-10-12/512362.shtml

政策解读链接:http://www.hljyy.gov.cn/c/2021-10-12/512401.shtml